当前位置:教学发展>首页新闻、公告管理>新闻
qq weixin weibo

2016-2017春季学期 “微格教学”考核圆满落幕

2017-06-09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017年5月18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成功举办2016-2017春季学期 “微格教学”考核最后一场。至此,取得“微格教学”考核资格的46位2016年新入职教师全部完成考核。

本场考核为人文学部场,考核邀请我校外国语学院朱源教授、国学院陈伟文教授、以及文学院饶静助理教授担任专家评委,外国语学院韦尼斯助理教授担任优秀青年教师评委。同时邀请来自外国语学院和文学院的10余位同学担任优秀学生评委。

外国语学院牛云平副教授,国学院张瀚墨副教授,文学院常培杰、李昕揆助理教授以及外国语学院李静助理教授等5位新入职教师一一接受考核。

 “微格教学”考核现场

牛云平副教授首先以“翻译学研究对象”为题,拉开考核序幕。作为一门课程的第一堂课,她首先介绍翻译在现实中的应用,如文学著作、国际会议、网站以及影视剧作品等,继而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错误翻译,并从传统文学翻译到计算机翻译辅助翻译说开,笔译和口译兼顾,从实用层面、理论层面和娱乐层面引发学生对翻译的思考。


张翰墨副教授以一面铜镜的解读为例,讲授“传世文献与出土材料相结合的必要及范例”。他首先说明传世文献在解释出土材料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强调了传世文献形成和流传的复杂性,以及历史叙事的书写与图像艺术之间的复杂关系,提醒大家在研究的过程中要避免对传世文献和出土材料任何一方的直接和生硬的套用。同时,以寇岑(Lloyd Cotsen)先生的一面私人收藏的铜镜镜背的丝质装饰图画为例,不仅对铜镜内容作出了解读,并对铜镜及其丝质镜背的真伪作出了判断。

张翰墨老师在教学展示

常培杰老师以其富有激情的展示得到评委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艺术如谜,难以破解,他从巴门尼德“真理之路与意见之路,存在与非存在”,以及王国维的“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说开,从哲学层面探讨和诠释艺术是对“非存在”的拯救。


常培杰老师在进行教学展示


李昕揆老师则以“美国的媒介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为题,以“美国究竟有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媒介文化理论传统”问题为导入,引出美国媒介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的“三次相遇”。专家评委在认可李昕揆清晰的授课逻辑与温文尔雅的讲授风格的同时,提醒所有参加考核的青年教师在授课准备阶段和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充分考虑授课对象的情况。

李昕揆老师在进行教学展示


最后一位参加考核的李静老师讲授“西班牙语系动词ser与estar”,充分展示外语教学的生动活泼,以及很强的师生互动性。她在基本语法知识讲授过后,带领同学大量练习。有专家评委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注意ppt与板书的有机结合。

李静老师在带领学生练习

2016-2017春季学期“微格教学”考核于2017年3月21日启动,5月18日完成,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邀请41位专业评委老师、71位优秀学生评委,对取得考核资格的46位新入职教师分13场进行考核,考核吸引校内师生前来观摩。